近年来,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依托40万亩甘蔗种植的产业基础,将榨糖产生的废弃物甘蔗渣转化为环保可降解餐具,兼具实用性与生态价值。该餐具以甘蔗渣天然纤维素为原料,可在自然环境中完全降解,有助于减少塑料污染。
目前,当地生产的可降解餐饮具以出口为主导,产品主要销往德国、意大利等市场,年产值近亿元,带动当地就业增长。
走进耿马产业园区的一个生产车间,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甜味。机械臂在浆水中搅动,再将合成的纸浆热压成型,制作成代塑产品。
原本糖厂产生的蔗渣多数交由纸厂用于生产纸浆板等产品,现在经过纸厂去除蔗渣纤维杂质的工序后,企业重新配浆、混合改性,蔗渣就由传统的纸浆板“变身”绿色环保的代塑餐具,绿赛可新材料(云南)有限公司负责人熊小琴介绍。
“我们处在蔗渣产业链的延长线上,所制作的防水防油的可降解餐具,利用的主要成分是蔗渣中的纤维素。”熊小琴拿出两样“道具”并演示——纸浆板沾水就浸湿、破碎,而可降解餐盘内的水珠却自由滚动。
公司董事长童钧介绍,目前公司生产的代塑产品有130余种,2024年海外出口销售额达6000万元,“今年我们准备扩展国内市场,一期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3亿元。”
“蔗糖产业是我们的重要经济支柱和民生基础产业。”临沧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鲁向平说。在耿马产业园区,价值成倍增长的不止蔗渣。园区负责人李秀成介绍,目前园区内入驻51家企业,利用滤泥、糖蜜等甘蔗产业废弃物开发生物质燃料、纸制品等30多种产品,2024年园区产值达38.1亿元。
编辑:安然 校对:苏晶
此文章为本网转载其他媒体、网站、自媒体,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,版权归属原网站和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网撤销删除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“稿件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为“稿件来源:纸视界”,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